我国东北区域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厚,尤其是黄金矿产,因其得天独厚而被誉为“三千里江山,金子镶边”。事实上,中俄之间连绵达4300公里的边境线上,黄金资源更是显得很富饶。前史上,黑龙江漠河区域的老金沟金矿以其杰出的名誉而闻名遐迩,但这一具有百年前史的金矿发现进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。
黑龙江的淘金前史能够追溯到西晋时期,但是,真实构成工业规划则是在清朝晚期。清朝晚期前,该区域的鄂伦春族员以渔猎和游牧为首要生活方式,基本上没有犁地。那时,鄂伦春族员勤劳而才智,以大自然的赏赐保持生计。
1883年春,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两名鄂伦春猎人在茂盛的丛林中打猎。他们追逐着一群麋鹿,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部落,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深山老林。出人意料的大雨让天空阴云密布,雾气在山中弥散,环境变得险恶而奥秘。在这片险恶的山沟中,一匹老马因意外跌入沟壑,失去了生命。
猎人们绕到山沟,发现马匹已然死去。在鄂伦春人的传统中,马匹被视作圣灵,因而他们决定在河谷中为这匹老马寻觅一个安眠的当地,体面地将其安葬。在挖坑的进程中,意外发生了:他们的手在泥沙中划过,忽然被金光招引,定睛一看,发现泥沙中满是好像黄豆粒般的沙金,两人倍感惊喜,匆促捡起一袋子金豆子,欢声尖叫。
但是,回部落的路现已被暴雨冲垮,猎人们只得挑选绕道而行。不过,这片山高林密,未多久他们便迷失了方向。通过几天的困难行进,听见狗的吠叫声后,他们总算走出了密林,抵达了一个村庄。踏入村庄的那一刻,他们才想到自己已跳过边境,来到俄罗斯人的居住区。随后,关于黄金的发现很快在当地的俄罗斯人中传开,引起了颤动。
在这个村庄中,有个名叫谢列特金的无赖获知了这一条音讯,匆促找到两个鄂伦春猎人,强逼他们领路找到埋马的山沟。谢列特金组织了一群俄罗斯人,开端不合法采金,盗采的人数曾多达一万多人。据相关文献记载,仅在1883年,他们就盗挖了超越22万两的黄金。
1887年,清政府意识到边境淘金现象的严重性,开端加强管理,差遣矿师进行实地勘测,并于1888年10月正式设立了漠河金厂。虽然金厂的运转时刻不到一年,清政府便采得黄金2万余两。到了1895年,金厂开展至巅峰,年产黄金乃至达到了5万余两。
但是,到了1900年,遭到义和团运动的影响,与此同时大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,形势益发严峻。在此期间,沙俄的匪患暴虐,趁机对边境防务的忽略进行再度掠取,再次霸占了漠河金厂。在“九一八事变”迸发后,侵华日军敏捷占据东北各地,开端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和张狂的资源掠取,仅在漠河金厂便掠走了高达12万两的黄金。
跟着沙俄和日本人对当地资源的掠取性挖掘,漠河金厂周边的老金沟区域已遭受了严重破坏,满目疮痍,不复往日的光辉现象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